8月份,全球9條主干航線綜合準班率為52.8%,環比下降16.6%,其中,到離港和收發貨準班率,分別為52.85%和52.74%,較7月份分別減少14.21個和18.99個百分點。
需求回暖、疫情反彈、運力解封、壓港嚴重、臺風頻發,是導致8月份船舶掛靠數小幅回升、準班率大幅回落的主要原因。分航線看,亞洲-歐洲航線表現最為出色,包攬到離港和收發貨準班率的雙項第一。
但這種“出色”只是相對而言,與7月份相比,這兩項指標的降幅均在20%左右。歐洲出現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,導致法國、德國等西歐國家,重新實施緊急措施。
雖然亞洲-南美航線也出現回落,但降幅在9條主干航線中最小,兩項指標排名均位列第二。與主干航線相同,班輪公司與班輪聯盟的準班率,同樣全部下降。漢堡南美和中遠海運,包攬到離港和收發貨準班率的前兩名。海洋聯盟兩項指標均位列第一,但被第二名的2M聯盟縮小了差距。
跨太平洋航線無疑是8月份集運市場最火熱的航線。單就準班率而言,海洋聯盟表現最出彩,亞洲-美西/美東航線的綜合準班率,均位列第一。美西航線,THE聯盟排在第二;美東航線,2M聯盟位居次席。
不過,三大聯盟在跨太平洋航線中,依然有較大的上升空間,即使是排名居首的海洋聯盟,也僅有50%左右的準班率水平。
港口班輪準班率方面,8月份,班期綜合服務水平指數的前兩名保持不變,依次為新加坡港和深圳港。但兩港的掛靠數增長幅度,無法彌補準班率的下降幅度。
新加坡港的班期綜合服務水平,從5.06降至3.76,深圳港從4.71跌至2.85。鹿特丹港躍升至第三,這是有統計以來的最高名次。
<上一篇:馬士基取消所有跨太平洋航線的停航
此文關鍵詞 15家班輪公司、9條主干航線準班率 全部下跌!